水質在線臭氧分析儀是監測水中臭氧濃度(通常0-2mg/L,飲用水消毒要求0.05-0.3mg/L)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廠、污水處理廠及工業循環水消毒工藝中。其通過精準測量臭氧含量,確保消毒效果的同時避免過量殘留(臭氧具有強氧化性,過量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并腐蝕管道)。
一、工作原理:
•紫外吸收法(主流技術):基于臭氧對特定波長紫外光(253.7nm)的選擇性吸收特性。儀器發射一束253.7nm的紫外光通過水樣,臭氧分子會吸收部分光能,未被吸收的光被檢測器接收。通過比較入射光強(I?)與透射光強(I),利用比爾-朗伯定律(A=lg(I?/I)=ε×c×l,其中ε為臭氧在253.7nm處的摩爾吸光系數,c為臭氧濃度,l為光程)計算臭氧濃度。該方法精度高(±0.01mg/L)、響應快(≤30秒),且不受水中其他物質(如氯、有機物)干擾。
•電化學法:通過臭氧與工作電極(如鉑電極)發生氧化還原反應(O?+2H?+2e?→O?+H?O)產生電流,電流強度與臭氧濃度成正比。但該方法易受水中pH值、溫度及氯離子干擾(誤差通常±0.1mg/L),多用于低精度場景。

二、核心優勢:
1.實時監測:在線分析儀可每分鐘輸出一次測量數據(部分型號支持秒級刷新),實時反饋臭氧投加量是否達標(如自來水廠消毒池出口濃度需穩定在0.1-0.2mg/L),幫助操作人員及時調整臭氧發生器功率,避免消毒不足或過量。
2.高精度與低漂移:紫外吸收法采用長光程設計(光程≥100mm)與溫度補償電路(修正紫外光源強度隨溫度的變化),長期運行誤差≤±2%(電化學法通常>±5%),確保數據可靠性。
3.抗干擾能力強:紫外法對水中常見的氯(Cl?)、溴(Br?)及有機物(如腐殖酸)吸收峰與臭氧區分明顯(臭氧253.7nm吸收峰),而電化學法通過特殊電極涂層(如聚四氟乙烯)減少污染物附著干擾。
4.智能化功能:較好型號集成數據存儲(可存數月歷史數據)、超標報警(如濃度>0.3mg/L觸發聲光報警)及遠程傳輸(通過4G/WiFi對接環保平臺),滿足現代化水廠的管理需求。
三、應用場景適配:
•飲用水處理:安裝在臭氧接觸池出口,監測消毒后殘留臭氧濃度(需≤0.05mg/L以符合國標GB5749-2022),保障居民用水安全。
•污水處理:用于臭氧高級氧化工藝(如去除難降解有機物),實時控制臭氧投加量(通常1-5mg/L),提升處理效率并降低成本。
•工業循環水:監測冷卻塔臭氧殺菌濃度(0.02-0.1mg/L),防止微生物滋生同時避免設備腐蝕。
紫外吸收法水質在線臭氧分析儀憑借其精準原理、核心優勢及廣泛適配性,已成為水質消毒監測領域的“黃金標準”,為公共衛生與工業安全保駕護航。